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彼岸弗空 > 第187章 魂归平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宪京城的夜行,终有尽头。

    以端木序两人的修为,夜色中如此腾挪不成问题,但要带棺椁出城,终究不可能。而且他们也不想引起城门守兵的注意。

    这宪京城中,安息之地各有不同,皇家自有皇家的,平民自有平民的,甚至那些罪民也有个乱坟岗。

    所以,在真夫人的小院中,这两兄妹商讨一番后,决定将楚白苇安葬在宪京城北面的平山。这是端木落葭提议的。她想起了小姨当年有意或无意间曾提过,宪京城的平山,曾是她和家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当时,端木落葭没有在意,如今想来,这或许是当年赵家未曾谋反时,母亲和小姨常去那里游玩。既然小姨喜欢,那么母亲也一定喜欢的吧。

    就是靠着这一份猜测,两人便抬着棺椁来到了平山。

    平山不巍峨,但自有一分秀丽。

    当破晓时分,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合意的地方。平山的一处山岭,有连片的绿树,也有巨石横陈。

    随身所带的佩剑,变成了挖掘的工具。

    端木序以金磐境,催动灵气,挥手间,挖出个方方正正地墓穴,底部和四周以齐齐整整的岩石仔细垒好,或许是端木落葭的佩剑非凡品,或许是端木序的金磐境更进一步,这些岩石都十分光洁,几乎没有缝隙。然后他们再小心翼翼地将棺椁放进去后,再小心翼翼地添上了土。最后,端木序在相隔较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硬是凭着金磐境,将巨石搬来,好好地放在墓穴的上方,作为了坟头。

    他们没有立碑,也没有在坟头的岩石上刻字,而是把这些都放在了心里。

    两人齐齐整整地并跪着,好好地磕了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从平山回来,端木序却无处可去。想了又想,最后他去到了觉台寺,凭借身上那块禅宗传人的玉佩,还真是得到了一间寮房。而端木落葭则是回到了永和宫,好好的睡了一天。

    承天门外的鲜血早已清洗干净,宪京城中的街头巷议也渐渐多了起来。

    朝廷的诏令再次传来。

    这就像是一份更正般的诏令。诏令中宣称,前一份诏令所称皇上驾崩乃是误传,皇上已从岱山回京。

    这些都不是平民百姓关注的点,也不是满朝文武关注的点。当初赵天印去岱山祭天,随行的除了宫中的皇后,以及一些宠妃,还有诸位皇子,以及一些重臣也随行,不过很多都留守在宪京。

    特别当赵天印“驾崩”的消息传来后,整个的风向全部吹到了赵建成这边,原来或许并未看好太子或暗中协助其他皇子的,有些就早早地跑到太子那里表忠心。

    而如今,赵天印归来,那些曾经做了墙头草的,便惶惶不安。顺天府尹刘国范便是如此。

    刘国范在自己的府中闭门不出,逃又不敢逃,就这么等着皇上的旨意,自己到底是如何的死法。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他在府中待了三天,就是没有旨意上门。难道是皇上大人不记小人过,皇恩浩荡,不计前嫌

    刘国范战战兢兢又回到了顺天府衙,继续做起了他这个顺天府尹。

    这个顺天府尹看来暂时还是安稳的。但紧接着又传来了消息,洛西巡抚石隆开在府邸中自尽身亡。

    当越来越多的消息在传的时候,终于从皇宫中传来了一道诏令,谋反的罪名最终还是安在了太子等人头上。

    那些知情的不觉得,而那些毫不知情的人却很是震动。

    太子死了,皇后死了,石家的人也死了。

    留下的就是一个个让人眼红的位置。太子的位置,皇后的位置,还有巡抚的位置。更多的人就开始动心思,这些位置到底谁来做。

    赵天印在皇宫中,一直等了好几天,才下了那份诏令。

    其实谋反的人基本上都死了,不过是为这些人定个罪名而已。是要遮家丑,还是明告天下,赵天印是有一番斟酌的。不过,在宪京城中不知何故竟然一时间口耳相传,将承天门前的事情说得有板有眼,好像都亲历一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既然这家丑再难遮住,赵天印不得已才下了那一道诏令。

    天灾加上人祸,确实让整个朝廷比平时不知忙碌多少,赵天印要留意的事情也很多。不过他还是要去看一看落葭和小序。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楚白苇。

    他确实忘记了楚白苇,突然间他觉得是不是楚白苇出了什么事情。

    赵天印便立即起身去乐寿堂,身边跟着老桂子。

    在这皇宫内生活了这么多年,赵天印一直以来都是闲庭信步,但此时他有些不安。这些年来,他去乐寿堂的次数不多,而且都是孤身前往。平时也朝政繁忙,他也会忘记了去看那在乐寿堂中吃斋念佛的人。

    他知道她一直在那里,这就足够了。

    但此时的不安让他非常的愧疚。

    当他和老桂子来到乐寿堂时,推开院门后,没有宫女出来,整个小院冷冷清清的。

    赵天印顿觉不妙,冲进那正屋中,里面也是空无一

    人,再看看那宫女的侧屋,还是没有人。

    难道是那逆子在自己离开宪京时,对这乐寿堂做了什么不过,他觉得也不至于如此。毕竟,能留意这乐寿堂的人不多,能真正知道乐寿堂里的住的人,就更少了。那逆子一门心思要篡位,应该还没有心思和精力做这些的。

    在乐寿堂中没有见到人,赵天印立即去了永和宫。

    来到了永和宫的后殿,赵天印看到了一身孝衣的赵落葭。此时,他如何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再想起承天门前小序的异常举动,这一定是白苇没了。

    见到赵天印来,端木落葭看了一眼,然后终于忍不住扑了上去,渐渐地抽泣起来。

    过了良久,赵天印等哭声歇了,才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止住了哭声的端木落葭,捡了个木椅坐了下来。“母亲被赵建成害死了。”听到落葭亲口说出来,赵天印面沉如水,但心更是万般绞痛。

    为了她,动了兵戈,燃起了战火。虽然江山在手,却在意了声名,将她委屈在了小小的乐寿堂。

    也许这么多年的君临天下,已让他渐渐忘了当初那一份心。但他知道,这一切不过都是被他压抑在了内心里。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他及时地找回了小序,没有让她带着太大的遗憾离开。

    “那小序呢还有白苇在哪里”赵天印急着问道。

    “那夜我跟着哥离开,我一直跟着,他告诉我母亲被赵建成害死了,我要问母亲葬在哪里他没有说。到最后,我就跟丢了,只能先回来。”端木落葭轻轻地说道。

    赵天印皱起了眉头,这个儿子有怨气,“他为什么不告诉你”

    “他说,他不想让你去拜祭。告诉了我,就等于告诉了你。”端木落葭回道。

    “哼。这小子。”赵天印很生气。

    从永和宫离开后,赵天印便下令去寻端木序。

    镇抚司这次办事干净利落,在次日很快就查到了端木序所在。

    但李牧并未像上次那样将人抬走,而是传了道皇帝的口谕,“永和宫中落葭身体不适,望你尽快进宫。”

    听了这个话,端木序二话不说,就跟着李牧进宫,不过等他来到了永和宫后,见到的却是赵天印,还有并未异样的落葭。

    君无戏言,那是看什么时候。

    赵天印将端木序诓骗进宫后,第一句话是,“孩子,我都知道了。”

    端木序没有应他,而是走到落葭身边,拉着她的手好好看了看,确实没有什么病样。

    “小序”赵天印忍不住吼了一声。

    端木序依然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

    赵天印霍地站了起来,好不容易把怒气压下去,然后说道,“我知道你在怨我。但你总得让我去见见白苇吧。”

    端木序终于扭头望向赵天印,高声质问道,“赵建成下令追杀我们的时候,你在哪里最后逃无可逃,母亲撞向宫墙的时候,你在哪里这些年来,母亲习惯一个人孤身待在乐寿堂中,我想,此时她也习惯一个人静静的等着我们。”

    在端木序一连串的质问下,赵天印有些缓不过神来。他这才知道,楚白苇是撞墙而亡的,那得是多绝望。

    “落葭,你没事。我就先回寺了。”端木序说着,转身就出了永和宫。

    端木序的身后,跟着李牧,所以在出宫门的时候,竟然没人察看。端木序想着,如果当初自己出宫能如此顺利,母亲就绝对不会含恨而去了。

    在端木序离开后,赵天印一个人回到了乾清宫中,独自坐了很久。然后将在门外伺候的老桂子叫了进来,聊着天。

    老桂子也是一脸的悲戚。楚白苇的薨逝,不仅重创了赵天印,也重创了老桂子。也许,这些年的君临天下让赵天印淡忘了楚白苇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但老桂子却是一直尽心尽责地护着这个前朝主子。

    如今这个前朝主子离开了,老桂子觉得自己要替她看护一下那两个孩子。

    当赵天印问老桂子意见时,老桂子想了想,说道,“好不容易一家团聚,却成为了永别,这也真的怪不得小皇子。何不让他出去散散心,不在这宪京城里睹物思人。”

    老桂子为端木序开脱了几句,然后便出了个主意。

    赵天印想了想,小序心中的积怨或许散了心回来后会消散一些。

    于是,一道旨意就这么传了下去。絮白公主和国子监监生白序奔赴岭南,去探查当年的一件沉银悬案。

    一件当年的沉银悬案,怎么突然可能就突然冒了出来宪京城中自然有着诸多猜测,或许是之前的天灾和一些人祸,需要补充国库了。

    又有些人在猜测为何是让絮白公主亲领这份差事,而不是其他的皇子,而且协助办差的只是个国子监的监生。很多人在猜测皇上的深意,但这份旨意背后又有几人真正能看透。

    ♂领♂域♂文♂学♂*♂♂ng♂♂g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