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宣和纪事 > 第七章 狡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矾楼三楼上,赵佶一脸阴沉的站在大厅中央,许多不相干的人都在外面候着,毕竟没有皇帝的命令,谁敢擅自离开?

    赵枢低头不语,此时的他已经恢复了清醒,面对如此状况,饶是他心中诡计多端,只能是无言以对。

    方才的那种暴怒,他根本就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仿佛是前身的最后一次反扑,当发泄完毕,他惊讶的发现,自己似乎已继承了前身的一切,原本搜集前身的记忆时,他对赵佶、赵桓、赵楷只是一个认知,而现在,他们三人仿佛真成了自己的父兄,那种血浓于水的感觉,是他这个前世做惯了孤儿的人,从未体验过得……

    同时他也明白,为什么他会对蔡攸如此怨恨。

    昔年,蔡攸仗着赵佶的宠信,曾多次在酒后像徽宗讨要王贵人,有次甚至到了徽宗将王贵人叫到面前,直接问其愿不愿意跟蔡攸走的地步,让这原本便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又气又怕,竟早早的忧惧而亡……

    可以,赵枢只要继承了这个身体,那便然的与蔡攸不共戴!

    “怎么!难道你就没有话?”

    赵佶面色铁青的瞪着赵枢,冷冷的道:“身为郡王,你竟敢殴打大臣,谁给你的胆子?”

    赵枢沉默,双目之间半开半颌,似是没有听到赵佶的话。

    他也没想到第一次与赵佶的会面,居然闹得如此不愉快,面前的这个便宜老爹身材较瘦,但脸庞却很圆润,并未向一般人那样留有长须,只是在唇上长了个稀松的八字胡,整张脸光洁白皙,看起来非常斯文和气,哪怕此时在发怒,也没多少帝王之威,难怪十几年前的宰相章敦,会来一句‘端王轻佻,不可君下’的评语……

    “哼!你聋了吗?朕在给你话!”

    赵佶险些气死,他站在赵枢前面,能明显的看到对方双眼失神,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与君父话,还敢如此漫不经心,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想冲过去给对方一耳光!但他看了眼门口的诸人,随即便生生忍下这个冲动,考虑是不是等着没人了后再打儿子……

    赵枢眼神一动,虽然方才他在想事情,但注意力一直在赵佶的身上,因为前世的职业,让他与每个人相处时,总是下意识揣摩起对方的心思,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该用哪种忽悠的模式……

    很明显的,赵佶不是李世民那种明君,他做事不需要考虑对错,所做的一切只会顺着自己的心情,这种人的性格大多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好面子、甚至是遇到困难后自欺欺人……

    因此,当赵楷得了状元,为他挣足了面子后,他对赵楷的宠爱日益加深;也因此,他方才明明是想揍自己,却害怕被人看到,传出去影响他的名声而放弃;这种人,似乎你只要顺着他的意,想要拿捏他就太简单了!

    此刻,赵枢仿佛完全看清了宋徽宗的本质,再也不怵他皇帝的名号,当下起身抱拳道:“禀父皇,没有任何人给儿臣胆子,况且,儿臣也不认为自己错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赵桓更是吓得面无人色,他不知赵佶是刚刚过来,并没有看见他与赵枢勾搭在一起的样子,只以为父皇这是敲打完五弟,下个就该轮到自己了,当即跪在地上,声泪呜咽的替赵枢解释道:“父皇息怒,皇弟不是这意思……”

    “他不是这个意思、是哪个意思?你认为朕是聋子么?”赵佶怒极,一脚踹翻方才赵桓吃饭的案几,霎时间,赵桓失去了所有力气,软软的坐在地上,脸上仿佛出现一层死灰。

    赵楷眼珠乱转,感觉自己要不出来两句,恐怕会遭人闲话,当即跳出来道:“父皇息怒,切莫气坏了您的龙体,大哥与五弟今也只是有些冲动,还望父皇饶恕则个。”

    显然,他这看似劝阻的话也暗藏祸心,直接把赵枢定性为殴打朝臣不,还把赵桓拉了下马……

    赵枢无语,没想到自己的便宜大哥这么胆,当下沉声道:“父皇莫怒,请听儿臣容禀。”

    赵佶猛然回头,冷冷的看着赵枢笑道:“好!今我就听你个子丑寅卯来,倘若不能让朕满意,朕必当重重罚你,两年之内,你就老老实实在府邸待着吧!”

    赵枢听后险些傻眼,没想到在赵佶的眼里,关府里两年就算是重罚,不过想来也蛮恐怖的,毕竟这里没有络、没有电脑,在那几亩地里也不能玩出一朵花来,只能是做打桩机、呃、就是造人玩……

    胡思乱想间,赵枢胆气也比方才壮了几分道:“儿臣与蔡攸争斗理由有二!”

    着,他挺直腰板沉声喝道:“蔡攸算什么东西,也敢言与父皇情同手足?!”

    这一招,正是他前世做神棍时的先声夺人,不管有理没理,先大吼一声镇住场面,要不然场面都镇不住,谁去听你的废话。

    “这、这有什么不对?我与居安本便是好友……”

    果然,赵佶虽然脸色依旧铁青,但语气,却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有些弱了下来。

    “父皇此言差矣!”

    赵枢打断赵佶的话,开口就险些将对方气死,但他却依旧不屈不挠的道:“父皇名为子,实乃真龙、代牧民的下至尊,纵是从前与蔡攸相善又如何?”

    赵佶不为所动,冷笑的看着赵枢,心里打定主意,若是对方认为只靠几句马屁,就能让自己饶了他的话,那这如意算盘未免也想的太好了!

    “父皇上乘命,口含宪、言出法随,我身为父皇之子,蔡攸不仅没有丝毫尊敬,反而在我面前大放厥词,我倒是想问,他身为人臣,可有父皇、可有家、可有我大宋的威严么?!”

    赵佶默然,回想起方才蔡攸的话,终于发现了一丝不妥,只是这蔡攸到底是他的好友,若是不惩戒赵枢,日后相见难免尴尬,当即头疼的揉了揉脑袋,指着赵枢道:“你呀你,蔡攸不管做错什么,终究是个士大夫,你怎么能他的体面都不讲!”

    到此处,赵佶显然有教训赵枢的打算了。

    赵枢暗暗一笑,终于抓住了这便宜老爹的语病,当即梗着脖子硬生生的道:“父皇认为那等幸进之臣也算士大夫?”

    着,就见他将脑袋别到一边,看着门外候着的众人幽幽道:“儿臣只承认科举入仕的士大夫,蔡攸那等人若也为士大夫的话,那简直是对读书人最大的侮辱……”

    此言一出,不亚于一道闷雷在厅中响起,赵佶自然是气的跳脚,因为蔡攸虽然家学渊源,但到底不是走的科班,他是靠着赵佶的恩旨,赐了个同进士出身后,才入的官场!

    而厅外的众人闻听此言,起先只是低头交耳的窃窃私语,片刻后,他们的声音就越发大了起来!

    “建安郡王的不错,下间,唯有走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才算得上士大夫!”

    “不错,我等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求学之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的熬出头来,难道还要与那等幸进为伍?”

    “当年太祖、太宗看重的乃是读书人,那些靠拍马屁的人就想入士大夫阶级,门都没有!”

    这些人大多是太学、国子监的学生,在东京的目的便是等待科举;而以往人们谈及士大夫时,所指的多是文官阶层,但赵枢的那句话出口后,士大夫直接浓缩成科举取士的文官,他们都是科举的拥护者与维护者,哪里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好处。

    是以,他们表面上是在相互议论,但声音已经近似在喊了,赵佶又不是个傻瓜,怎么可能听不懂这些人在指桑骂槐,借着讨论的名义,直接骂蔡攸不配与他们为伍。

    然而在这一刻,赵佶开始怂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