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生之骑砍三国 > 第二章 出征前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早起来的张兴一手捂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走到院子里,在简陋的马棚边抱了一捆草料放进马槽,要说好马喂的都是用玉米和鸡蛋搅拌成的食料,可这东汉末年哪来的玉米,而鸡蛋别说马了,自己都没吃几次,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玉米、红薯、西红柿炒鸡蛋啊。

    这辽西郡属于北方幽州地界,没记错的话应该在后世的辽宁省西南部,锦州市一带,古代这北方经常受外族骚扰,特别是现在的乌桓,一到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缺少粮食就南下抢夺,虽然辽西郡有城墙之利但还是经常被骚扰,加上古时候人口稀少,一个辽西郡撑死十万人口,差不多就像后世的一个镇的人口,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况且还要考虑粮食的问题,这时间一久,百姓不是迁移就是饿死,而且这辽西郡也不全都是汉人,里面有乌桓、鲜卑、匈奴等北方的异族夹杂其中,并且汉人人口之比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让生活在这里的张兴非常没有安全感。

    不过幸好自己父亲是个左庶长,虽然差不多是个小“班长”的职位,可好歹家中也有五十几亩地,想来应该饿不死。

    来到院子中间,张兴像以前一样进行简单的锻炼,打一套军体拳和一些基础的锻炼方式,要想在现在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要不怎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容易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接下来吃了半块胡饼张兴就随着父亲去看看家里的那五十几亩田。

    家里的田地在辽西郡的南部,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就见一大片田地,除了张兴家的还有一些其他百姓都在劳作,9、10月份本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可因为北方产量比南方少,百姓种的小麦等农作物很难得到大丰收,不少老百姓坐在田边看着庄稼唉声叹气。

    “诶,这庄稼收成是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日子还怎么过啊,再是颗粒无收就马上要过冬了啊,唉~”

    张兴看着一个个弓着背在看着自家庄稼发愁的百姓,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他们“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拥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广大农民丧失土地之后,多数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当家兵等,甚至跟随主人迁徙。

    而像这些粮食除去上交给世家豪强,剩下的根本就不够度过这个寒冬,在加上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好过。

    “眼看就要秋收了,这庄稼收成不好日子可就没法子过,看来要提前到郡守大人那商量一下了”

    看着父亲也为粮食发愁,张兴知道一般这种情况下父亲都会被郡守派去抵御乌桓南下割秋草(指游牧民族南下抢夺小麦粮食),虽然危险但张兴觉得为了抵御外族虽死无憾,要是自己有实力还要把那些外族打得不敢南下牧马。

    “父亲,这次您又要去*桓人吗,能不能带上孩儿,孩儿也想帮父亲!”

    张奎低头看着高到自己肩膀的张兴,满怀欣慰的笑了一下,自己这个儿子真是越长越大了,就是为了儿子自己也要把日子过下去,抬起手揉了揉张兴脑袋说道:“吾儿有这份心就很好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过一两年为父带你一起*桓狗,这次你好好在家中待着,等我回来给你带些小羊羔子,多吃肉才长劲儿。”

    听自己要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张兴虽然感到憋屈但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现在才是个十五岁的少年,相信再锻炼个两三年应该就能像当初一样有个强健的体魄,那时候一定要跟父亲去把乌桓人打得落花流水。

    “好了,要去*桓狗还需等些时日,现在还是先去田里把庄稼收了,能有一点是一点,要是有余粮就分些给少户人家。”

    张奎带着张兴往田里走,张兴开始还不怎么会,可见父亲的动作跟着学,不一会也有模有样的割起庄稼来,等到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张兴背着一小捆小麦跟着父亲原路返回;想着这附近有一条河张兴一边走一边问父亲道:“咱这的庄稼是因为干旱,土地容易干裂所以才不容易活,人们怎么不在附近那条河边挖条水渠引到田中呢?”

    “以为就你小子聪明啊,虽然附近是有条河,可光走过去就要两三个时辰,而且我们这地势稍高,两侧还有一些山群,想要挖水渠哪那么容易,再加上辽西郡离海不远,所以过不下的百姓都迁到海边靠打渔为生了,哪个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回到家里差不多到了戌时,父子两人吃着胡饼喝着米粥就算过了晚餐,现在大多数的百姓家中都是以饼和米粥为主食,穷苦的人家有时连粥都喝不上,就是一块胡饼也是和亲人分着吃,再加上黄巾之乱和不久就会爆发的诸侯伐董,老百姓的日子就没什么好过的说法了。

    在院中给马喂些草料后就见自己父亲喊道:“我去找你涛伯父他们商量点事可能亥时回来,记得别乱跑。”

    张兴翻了翻白眼说道:“知道了父亲。”感觉不管对自己说什么最后都会加一句别乱跑,搞得像自己天天往外溜不回家似的,不就是昨天骑马出去了嘛,不然还没我呢。

    不过想想也就知道父亲对自己这个儿子多么的关心,家中母亲在生下自己后感染风疾死了,就剩下父亲和自己两个男人,做为独子在这个时代可是有很大的责任,除了延续血脉之外还要振兴家族,谁让自己祖上出了个男爵,虽然自己不稀奇可周围的人家可不这么想,要不然父亲也不可能这么有威望,基本上一些大事大家都会听父亲的看法。

    家里又只剩一人,无所事事的张兴拿着父亲习武用的木棍在院子里舞了几下;要说这时代打仗不像后世有先进的武器,靠的都是冷兵器和带兵的将领,不是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嘛,所以张兴觉得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是正道,当然也少不了好的武器、马匹和铠甲,这三样对武将来说就和自己的命一样重要,可自己用什么兵器好呢,父亲出征用的就是一把环首刀和一面盾,家里还有一把保存比较良好的弓,这对自己来说也非常喜欢,不过以前在内蒙古当兵时用习惯了军用长矛,可以自由拉伸可以当长矛也可以当短兵器,不过现在只能用刀和盾了,有守有攻也不错,但是长兵器也不能拉下技多不压身嘛。

    拿着长棍舞了一阵子,出一身汗的张兴用水简单冲洗一阵后就准备回房睡觉,刚见父亲走进院子里对自己说道:“郡守大人下令后日就要出发,到时候有什么需要的先去找你涛伯父,在家里别惹事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知道了父亲,孩儿省得。”

    两人沉默一阵后也就回房里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醒来张兴发现父亲早早的出门而去,可能是和一起去*桓的壮士商量事情,无事的张兴做完基础的锻炼后就给马喂喂草料,想着古时候的娱乐方式可真少,也不知道那些小孩是怎么过完童年的;可他自己却忽略了自己是一个穷苦人家,就算比一般百姓家庭富足点也好不到那去,哪能像真正的有钱人家孩子有那么多玩物。

    “唉~我这少爷的身子穷人的命哟,啥时候能过上封建社会腐败的日子啊!”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张兴把水桶装满水后在院子里反复提起又放下,在这落后的时代也只能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打熬力气,一直到手臂酸胀才停下来休息,一天下来张兴就这么反复的锻炼又休息。

    到了中午时分,吃完饭后,在家中坐不住的张兴决定出去逛逛,来这个世界三天了还没亲眼见到古代的街道是个什么样的,按照“张兴”的记忆。他家在辽西郡的北郭,跟着古朴的街道一路向南走;到丁字路口时,东边是坊市,粮食杂货之类的商品在西坊市里,马匹牲口铁器之类在东坊市里,张兴决定去东坊市。

    根据原来“张兴”的记忆才知道,东汉实现的是募兵制,但是武器,甲具都是朝廷发放,马匹自备。每年能领粮饷,不交税,免徭役。基本上当兵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富有,但是自己家例外。先祖很早就入伍,但不幸都英年早逝,没留多少后代,不过博取一个小小的爵位。自己的伯父张涛本来是继承家族的爵位,在一次出征中不幸被敌人斩断左臂,家里不想交税,也不想服徭役,最重要的是粮饷,于是父亲代替伯父入伍。家里本来还挺富有的,但是因为母亲的一场疾病,家中只能把先祖的地卖了筹足为母亲治病的钱,结果到头来母亲还是病逝了。

    张兴叹了一口气,如果这个“张兴”先祖多留点后代,估计现在也成为辽西的豪强地主了。来东坊市的原因,汉代尚武,允许购买兵器,想看看坊市里有什么兵器,而这个“张兴”居然这么久都没来过。看着这些低落的房屋,街上人相对于后世,少得太可怜。一条笔直的大约一百米的街上,只不过三百多人。

    逛了许久后感觉索然无味,见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估计父亲也差不多也回到家中,张兴只好沿着来的路返回,还是等有钱了再来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兵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