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清末之复兴之路 > 第三十一章小少爷被抓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四去通知了小少爷后,就着急忙慌的自己快马加鞭回去报信。

    巡抚得到报信,意识到此事可能闹大,所以急忙从各处召集了总共有两千五百多兵力,除了大量配备火绳枪外,还有不少前些年购买的燧发枪,为了保险,巡抚又亲自出面宴请了一批地主豪强集资向洋人买了二百杆新枪,(其实是洋人放了近十年没卖出去的燧发枪,但保存不错)。这么一番准备和忙乱后,已经过去了五六天时间,巡抚终于放下心了。

    巡抚连忙下令他们立即出发,务必尽快消灭叛逆李铭。忙完了这些,巡抚脑袋总算清醒下来,忽然想起自己的小儿子还没有回来,赶紧派人去催他。

    王瑞站在李铭身前,不解的问:“司令,你怎么不下令立即扩张呢?现在不是扩张的最佳时期吗?而且现在那帮兵蛋子们都心里痒痒了,嚷嚷着要去打仗,立军工呢!”

    “王瑞,你们有战斗欲望和战胜的信心,这很好。但是打仗不是杀几个人,打几块地盘就行的。打仗首先要考虑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我们现在虽然实力不错,可以轻易打下一块很大的地盘,但打下地盘之后呢?我们需要发展,需要进行建设,但那时候清廷和洋人觉绝不会给我们机会,我们就会被活活困死。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一段和平时期,需要一段养精蓄锐的时间。

    如今我们是被迫开打,这次我们打一个狠点的,等我们打出了一定的威名后,清廷发现剿灭不了我们,而我们也没有打出造反的旗号,清廷就能拉下颜面来招降我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要求清廷给我们一块地盘和适当的政治自主权,实在不行,还可以让洋人出面干涉,不过这条路暂时还是不走的好,否则可能会引起百姓的反感。”

    “原来如此,司令,我明白了。”

    “嗯,记得下一步在军中也要多学习军事理论,尤其是要让士兵们明白为什么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日后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对了,你刚刚说在东乡边界发现那位赵小少爷了?”

    “是的,司令。”

    “就他一个人?”

    “还有一个十六岁侍女,现在已经被我们的人看护起来了。”

    “嗯,让人把他们两个带过来,记得对他们好点,毕竟不是孩子的错。”

    东乡,赵国兴好奇的在水泥路上蹦蹦跳跳,“叔叔,那些杆子是干什么的,怎么上面还系着线呢?”他指着路边的电线杆问。

    “哦,孩子啊,那叫电线杆,上面挂的是电线,电知道吗?就是不用点火就能点亮电灯的东西,我家就安了一个电灯呢,比煤油灯亮堂多了!”

    “电灯我知道哎!”赵国兴高兴的一拍手,自豪的说:“我家安了好几个电灯呢!那东西可好玩了!嘿嘿!”赵国兴似乎想到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眯着眼睛笑起来。过了一会,笑完了,他才又说:“原来点亮电灯的就是这东西啊,好奇怪哦!叔叔,你知道它是怎么点亮电灯的吗?”

    那位叔叔尴尬的挠了挠头,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李大人那里肯定有人知道,李大人手下的人都是无所不能的下凡仙人!”

    “李大人?就是爹爹让我抓得那个人吗?他不是大坏人吗?”

    “李大人是好人!”他瞪了眼赵国兴,把赵国兴吓一跳。

    “哦,那爹爹为什么要让我抓他呢?”

    “肯定是你爹弄错了!”

    龙岩城外某处,陆陆续续有几个人汇聚过来,一个时辰后,已经有近三百人了。

    “都没找到吗?”一个领头的问。

    其他人都摇头。

    “大人,要不咱把消息汇报给巡抚大人吧?”

    “不行,绝对不行!”这位大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提议。“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小少爷,如果让巡抚大人知道了小少爷失踪的消息,我们全都得完蛋!”

    “不错,不能让巡抚大人知道!”

    “嗯,现在起,两人一组,扩大范围找,我记得小少爷前两天吵着要去找李铭看看他长什么样,所以西乡北乡那边尤其要注意。”

    “是,大人。”

    巡抚衙门。“什么,兴儿失踪了?!”

    下面汇报的人胆战心惊的说:“是,是的,大人。有消息说……说小少爷还没有离开龙岩时就与护卫一同失……失踪了……”

    “失踪了?”巡抚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龙岩?李铭?对,肯定是李铭报复我!不好!”巡抚猛地站起来,火烧眉毛般叫到:“快去通知周丰顺,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务必保证小公子的安全!”

    周丰顺是这次领军的人,同样是巡抚亲信,但能力却比吴宾差多了,不过是靠着阿谀奉承爬到如今高位的。

    此刻,周丰顺却是已经进入李铭的地盘了。

    “就去前面那个村子里歇歇吧。”周丰顺下令。

    “大人,不如让兄弟们开开荤吧?兄弟们有些日子没开荤了。”一个亲近侍卫说。

    周丰顺自然知道这帮亲信的德行,点点头,说:“嗯,前几天在别人地盘上,不好出手,现在这里是逆贼的地方,大家就不用顾忌了,去吧!”

    “多谢大人!”一众亲兵大喜,一个个老牛看到嫩草一样扑向可村子。

    “这是什么房子?怎么连根木头都没用?”一个亲兵看着眼前的水泥混凝土房子,不禁在心里与自家房子比了比,这差别太大了!

    “你管他什么房子!看样子这个村子很富裕啊,连房子都建的这么好,这下弟兄们要发了!”这个人说完就迫不及待冲进屋子里。其他人也各自找到目标开始发家行动。

    几分钟后。“x,什么玩意儿吗!没钱没粮也就算了,竟然连个人影都tm没有,晦气!”亲兵们都骂骂咧咧走了出来,无一例外,全都没有收获。

    “这不会是鬼村吧?”一个亲兵害怕的说。

    “滚xx的,你见过这么好看的鬼村啊!走吧,回去告诉大人!”

    周丰顺听说后,认为是李铭实行了坚壁清野,撤走了这里的人,随即他就下令全体进村休息,余者免不了又是一番惊叹。

    第二天,官兵开始分散开来四处劫掠,完全没有身临险境的觉悟。结果到了下午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二百多个,这可让迷信的官兵们吓破了胆,军中开始流传一些不祥的谣言。

    寻找无果后,周丰顺下令全军一起行动,以免再有意外。

    这一段路官兵走的很是疲惫,稍有风吹草动就以为有鬼,身心皆无比劳累。

    过了两天,这帮人总算来到了,李铭已经在严阵以待。官兵见到了李铭等人,却是不再害怕了,对他们来说,李铭还不如来时路上晃动的树木可怕呢!

    李铭拿过一把步枪,等官兵接近他们三百米时,瞄准穿着最光鲜的那家伙,一枪打中了他的马,正是周丰顺。

    “哎哟,疼死我了!”周丰顺摸着屁股,嘴快咧到了耳朵边。“你个该死的畜牲!”周丰顺踢了一脚马,一看马脑袋已经裂开了花,吓得他慌忙爬进人群中,“是谁,是谁干的!”

    “大,大人,是,是对面开的枪!”李铭的枪法把这个士兵镇住了。

    就在周丰顺想要破口大骂时,周围响起了震耳的声音:“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仿佛数百人一齐在耳边呐喊,官兵们甚至感觉耳朵刺痛。可四顾却无人。只有几个官兵从未见过的大喇叭。

    “x,敢说让我投降!给我杀,杀死他们!”周丰顺似乎被点燃了胸中的tnt,满腔怒火喷涌而出。

    官兵开始都没反应过来,直到周丰顺又大叫一声才磨磨蹭蹭心不甘情不愿地杀向李铭。

    官兵们边冲边喊着“杀啊”、“杀”,跑出几十米后,所有官兵一块喊起来,声势浩大,压过了可怕的大喇叭声,这下子就像大量充气的气球一样,瞬间膨胀了。

    看着这群疯狂的官兵,不畏生死,面目狰狞,只知道死命往前跑。等到了相距六七十米时,官兵们都已经气喘吁吁了,李铭这才下令,“打!”

    这场战斗很轻松就结束了。李铭方除了三名被流弹轻伤、五名被俘虏打伤外,就只有一名在追击俘虏时崴伤了脚,算起来伤亡比以前多了不少。

    打完了这场愉快的战争,李铭就派人给巡抚送去个信儿,如果不想以后见不到自己的小儿子,就乖乖停战,并且允许李铭控制整个龙岩州,不得进行任何干扰。

    巡抚刚得到李铭送来的的消息,府上就迎来了一位贵客――金至通,京城一位王爷家的二管家,这位王爷,正是与李铭得罪的贝勒关系最亲近的一位,此次金至通就是奉王爷之命前来督促赵巡抚的。这金至通在京城有个出了名的外号叫“金子通”,意思很明显,有金子,就能通。

    不过这次的事情显然不是有了金子就能通的了的了,王爷点了名要看到李铭的脑袋。一边是自己宠爱的儿子,一边是上头的命令和自己的前途,赵巡抚一时间想不出办法,心不在焉地陪金子通吃了顿饭,给他安排了个舒服的行辕,就召集师爷幕僚们商谈解决之道。

    师爷幕僚们大眼瞪小眼瞪了许久,最终只说了这么两个意思:一,尽量拖延时间;二,但凭大人决断。巡抚气的说不出话来,又不敢过分迁怒与他们,只好自己再来想主意了。想了一夜,辗转不眠,还真让他想出个办法来:诱使金子通亲自带领一群弱兵去杀李铭,自己再暗中写信给李铭,告知他实情,同时嘱咐他不要伤害自己的乖儿子。如此,既能执行上边的命令,又不会激怒李铭,还能把李铭的怒火引到王爷身上,真是好主意。

    第二天,赵巡抚迫不及待就去诱惑金子通,各种奉承和利诱后,终于使金子通相信自己带兵前去是最明智的选择,欢天喜地就答应下了。

    结果还是全军覆没,不过金子通因为没有跟去现场,而是在龙岩城内等候消息,所以侥幸逃过一劫,当天就匆忙逃回京城了,连个招呼也没跟巡抚打。

    金子通回到京城后,向王爷添油加醋的汇报李铭地事,王爷当机立断,判定李铭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当天晚上就去各大军机、尚书家中商议,次日,朝廷就下达了剿灭逆贼李铭的命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