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天下乱舞 > 第二十七章 柏亭见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顶着初夏的炎日,沿着官道而行,赶了小半天的路,雍真累得不行了,丰臣秀吉却依旧神采奕奕的样子,雍真心想这样下去不行啊,自己得加紧锻炼,至少逃命的时候,能比别人快上几步。

    他给自己设定计划,比如几点几分起床跑步,几点几分锻炼体力,不过以他痞赖的性格,这样的计划多半坚持不了多久,计划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

    懒癌末期重症已经无可救药了。

    路上来往的行人渐多,多数人身上都佩戴着短刀长剑,穿着打扮不一,可以分辨出他们各自的身份,不时有马车牛车缓缓而行,木架的车轮发出难听的“咯吱”声响,却看得雍真一阵羡慕。

    这还是他第一次走出大王里,所见所闻都觉得兴趣盎然,就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

    远远就看到一跟高高耸起的柱子,上面端着两块大木板。

    丰臣秀吉指着那跟柱子,道:“那里便是我们柏亭了。”

    雍真抬眼看去,抬头远望,问道:“那柱子是干嘛的?”

    丰臣秀吉一阵无语,对于雍真“愚蠢”的常识问题,他选择了无视,很认真回答:“那便是华表,乃上古遗制,为亭之标识,可为行人指明道路,为路标所用。”

    “哦!”雍真大概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像现代马路上的“xx路”“前方几百米是xx”的意思一样。

    待走的更近些,看得更加清楚了,华表矗立在一座大院之前,大院被高墙包围,从外围看这个院子占地面积很大,院门建的阔大,门上挂着一块脱漆的牌匾,上面用小篆写着“柏亭”二字,门前有一条十余米的青石小道,与官道相连,庭院前面留下一大片的空地。

    空地上长着一颗巨大的柏树,枝叶繁茂,投下大块绿荫,树下随意散坐着几个旅人,听闻这棵树就是柏亭名字的由来。

    丰臣秀吉在身旁,像是熟练的导游轻声说着亭舍的作用,他从东瀛岛国渡海而来,在大汉游历有段时间了,对于中原制度了解远超雍真这个穿越者。

    一路说来,雍真心不在焉的听着,好奇的打量着今后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对于自己这个亭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亭者,停也,十里为一亭,是前朝古制,一直遗留至今。

    亭舍是官府最基层办公单位,用他自己的理解,所谓的亭长就是居委会主任加联防队队长,不但要管理民事,还要监察治安,追缉盗贼。

    同时还要接待过往的官吏和远行百姓,像是一个官办的旅社一样。

    在亭舍的墙前站着几人,有说有笑的说着什么。

    雍真二人走近一看,只见墙面上粘贴着二三十张小画像,还有一些官府榜文,每份都盖有几个鲜红的印章。

    丰臣秀吉解释:“这些都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和朝廷赦令。”

    雍真细看了几张,画的还是很传神的,没有电视剧里演得那么夸张,配合文字,大概知道这些通缉犯的基本体貌特征,来历和所犯之事。

    那些赦令就是中央传达的精神,四字姘文的,读起来十分拗口,雍真只看了其中一张开头“赦天下,殊死以下……”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

    反而对那些通缉犯看得津津有味,大多是一些杀人,抢劫重大案犯,有老有少,有的已经有些年头了,墨迹都模糊了,有些还是刚刚粘贴上去的。

    “你们看典君的画像还在!”

    “哈哈啊,谁人不知典君托付于刘家,官府不敢上门捉拿,沾榜在此何用。”

    “啧啧,李永乃富春长,堂堂三百石吏,家中备卫严谨,可惜遇上典君这样的豪杰,死的不怨!”

    “听闻当日追者数百人,典君只一人,却无一人敢近身,转战数里之地,还被他逃脱了。”

    听他们的语气,十分敬佩的样子,雍真也忍不住好奇凑上前观看,只见画像上豹头环眼,一脸恶相,介绍上写着:“典韦,陈留己吾人,形貌魁梧,黄面短须,……”然后是他犯罪经过和领赏购钱数目。

    大约是说典韦的朋友刘某和李永有仇,典韦帮朋友报仇,杀了李永和他老婆,然后逃脱,后面就是如举报藏身点的可得多少购钱,抓到又多少云云。

    雍真搓揉着下巴,心想这个典韦会不会就是三国猛将“恶来”,看起来极像,对于典韦的过往,雍真记得不清了,毕竟又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对于三国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课本上的东西和十几集电视剧中,更多的东西早都丢光了,只知道大概的历史走向。

    雍真对于典韦充满好奇,目前他见过的历史人物只有何进,在他看来何进绝不像演义中那么无能,在事后的赏罚,充满自己独到的人格魅力,即便自己被打了十板子,心里也毫无怨言。

    虽然雍真对三国了解甚少,但是对于这个时代十分神往,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晋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数十年的时间,期间各种英雄豪杰,猛将名臣,阴谋阳谋不断登台上演。

    他们错误的生长在同一个时代舞台,碰撞出最激烈的火花,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明珠,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悲哀。

    当然想是一回事,可真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却是最大的不幸。

    丰臣秀吉在一旁感叹道:“果是豪杰!”

    旁人讥笑道:“典君当然是豪杰,不过你吗……嘿嘿,不过一只猴儿。”余人哈哈大笑起来。

    丰臣秀吉紧闭双唇,也不反驳。

    雍真还是有些护短的,看到自己手下被人欺负,冷笑道:“他是猴儿,你就是猴崽崽,来,叫声大人听听,大爷听得痛快了,赏你两钱。”

    “你……”那人气急败坏抽出腰间短剑。

    丰臣秀吉拔刀怒斥道:“当我刀不利乎?”

    雍真查看那人资料,不过武力十多的渣渣,压根不放在眼里,别说丰臣秀吉了,就是自己也能一个打两,气定神闲道:“你也想学典韦拔剑杀人吗?”

    周围的人发挥国人看热闹不闲事多的精神,都围了上来观望,出声鼓劲呐喊,巴不得立刻打起来。

    就像雍真看的资料一样,那人没有什么本事,一见丰臣秀吉拔刀,就软了下去,又被旁人嘘嘘,一脸涨红,手中的剑抖动着,尤为不甘喊道:“你们人多,俺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雍真哈哈大笑,本来就没有多大的事,也不想闹得太僵,不过对于古人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算是深有体会了。

    “都散开,都散开,何人居然敢在亭舍前斗殴闹事?”

    一皂衣大汉带着两名下属将人驱散开,走进一看,愣了一下,嘴角抖动了下,面有不甘,拱手道:“拜见亭长!”

    周围的人不敢置信的看着雍真,没想到柏亭亭长如此年轻,穿着打扮如此随意。

    雍真认得这人,曾经和孙瑞到过自己家,笑道:“不用多礼,我只是路过看看。”

    那人冷着脸,硬邦邦道:“孙君有言,你若来上任,需先到县中报道。”

    “知道了,对了,你是何人?”

    “在下乃柏亭求盗孙巨。”

    难怪一脸臭像,按规矩孙瑞离职,本该是由他接任的,谁知道半路杀出一个雍真来。

    雍真查看他的资料,对自己的好感度为负数,其他数值都不高,顿时心中不喜,神色也淡了下来,道:“没事了,你下去吧!”

    孙巨心中愤懑,看了下拔剑之人,问道:“此人胆敢拔剑冒犯亭长,可要属下将他逮捕,入犴狱?”

    雍真已经听丰臣秀吉介绍过,犴狱就是亭舍的拘留所,关押一些情节轻微的犯事者。

    那人吓得丢掉手中剑,连忙求饶,道:“亭长饶命,亭长饶命!”

    本来见他拔剑还以为有几分胆气,现在看他的样子压根就是欺善怕恶之徒,雍真大度挥挥手,道:“些许小事,以后留些口德,去吧!”

    “多谢亭长,多谢亭长!”那人连地上的剑也不要,连滚带爬的逃命,路人纷纷大笑嘲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