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带着空间闯六零 > 第84章 我喜欢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不知道那些工人想干什么。  李蓁蓁最近越来越焦虑, 李秉文咳嗽得厉害,有一次甚至还咳出血来!李蓁蓁想让他去医院治疗, 但是他不肯去。

    虽然两人一直对病情避而不谈,但是李秉文心里很清楚,自已已经时日无多了,他不愿意去医院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多陪伴女儿。

    没办法,李蓁蓁只好在饮食上多下功夫。

    刚买了大白梨,李蓁蓁决定做一道蜜梨羹。把大白梨削皮切顶, 挖成空心, 往梨心里灌入蜂蜜,盖上顶盖,放入蒸蛊里隔水炖煮。

    很快, 蜂蜜渗入梨身,梨身又渗出水分,就连整颗梨子也变得香香软软,入口即化。

    一道蜜梨羹不够吃,李蓁蓁又做了山药百合粥。

    从空间超市里拿出铁棍山药,去皮切段, 和百合同蒸,同时另起一锅煮白米粥。

    等山药与百合蒸熟了, 取出碾成糊糊, 混进米粥里, 熬至完全融合, 直到粥品浓稠,每一颗米粒都吸收了山药与百合的精华,令人食指大动。

    山药百合粥和蜜梨羹,甘甜清润,可以止咳安神,适合久咳肺燥的李秉文,也适合喜欢美容养颜的李蓁蓁。

    正午时分,阳光明晃晃地撒下来,温暖舒适,晒得人懒洋洋的,只想好好躺下来,享受这难得的秋日暖阳。

    刚吃完饭,李蓁蓁搬了张椅子,坐在院子里边敷面膜边晒太阳。

    住在四合院里面还真是挺舒服的,不说别的,就说有了个院子,没事看看天空,也让人心情舒畅。前世李蓁蓁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里,可体会不了这种有院子的乐趣。

    正当李蓁蓁昏昏欲睡之际,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拍门声,一个粗声粗气的男声喊道:“开门!”“快开门!”

    李蓁蓁唬了一跳,连忙把脸上的面膜扯下来扔进空间,快速地打量一下自己,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才走到门前。

    “谁呀?”

    “是大侄女吗?快给我开门!我是你叔叔!”

    叔叔?李蓁蓁来了这么些天,可从来没听说过自己还有个叔叔,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

    难道真的有这么个叔叔?

    不敢耽搁,李蓁蓁打开了一条门缝,刚准备看看是谁。

    谁知道门外的人看见门打开了,猛地大力推门,差点没把李蓁蓁推倒在地。

    这人是谁呀!光天化日之下,难道还想打家劫舍不成?

    就看到从门外挤进来一男一女,都穿着蓝灰色打补丁的棉袄,两手空空。

    男的长着一对小眼睛,一个大鹰钩鼻子,看上去面相就有些阴狠。女的脸色黄黄的,颧骨老高,一双眼皮耷拉着垂下来,有点三角眼,显得很刻薄。

    这会儿,两个人正站在院子里,眼神滴溜溜地乱转,嘴里还夸张地赞叹。

    “哎哟,我的老天爷,你看你看,这秉文家的房子真气派啊!”

    “就是,这住得多宽敞,哪像咱们家,一家人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想转个身都没地方。”

    “这很快就是咱们的了,等我们搬进来,就让小聪住到……”

    李蓁蓁错愕地看着这两个人,旁若无人地,都说到要如何分配房子了!

    这些人当她是死的吗,什么时候这房子已经变成别人的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地契和房契都在空间里好好放着呢!

    “你们是谁?在这里白日做梦呢,想做梦回自家做去,快出去,不出去我可喊人了!”

    “嘿,大侄女,你就这么跟长辈说话的,也难怪,你从小没娘教的……”

    “你乱吠什么,你到底是谁?”

    “你不记得我啦,我是你丙子叔,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她是你春花婶儿,最疼你了,你五岁的时候还给你买过糖吃呢,猪油糖!”

    什么饼子叔饼干叔的,压根就没有听过!

    慢着,好像在记忆深处,还真有这个人!

    这不就是她爸爸的远房族弟么,名字叫李丙子,从祖上算,根本就不是一支的,跟五服压根扯不上边儿,属于远得不能再远的族兄弟。

    说到这李丙子的名字,听上去前面似乎应该有李甲子、李乙子之类的哥哥,其实他就是一根独苗,为了显得不那么孤单,才取名叫做丙子,这取名的本事也是让人醉醉的。

    他为人最是好吃懒做,娶了个老婆叫赵春花,也是出了名的偷奸耍滑。

    早些年李秉文还没落魄,那会正是公私合营的时候,家里有钱,李丙子就借着同族的身份凑上来。

    李秉文自己亲族凋零,又看在他是同族的份上,也愿意经常接济他。后来李秉文落魄了,这李丙子自然就不屑一顾了,两家已经好多年没有来往了。

    李蓁蓁看着他们就不是好人,也懒得称呼。

    “你们来我家干什么?”

    “哦,我是来……”

    “你跟个小丫头费什么话,李秉文呢?不是说快死了吗?秉文,秉文,我和丙子看你来啦。”

    赵春花理都不理李蓁蓁,拉着李丙子闯进正房,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李秉文。

    “谁来了?”

    “秉文,是我,丙子,听说你病了,我和春花看你来啦。”

    不等李秉文反应过来,赵春花就一迭声地哀叹。

    “哎呦,秉文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你放心,等你死了,我会帮你好好照顾蓁蓁的。”

    李丙子作势拦住赵春花,说的话却更气人。

    “你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蓁蓁就跟我们自家的孩子一样。到时候还让她住在西厢房,跟我们家小慧一起住,姐妹两个亲香着呢。”

    说得没头没脑的,李秉文还以为他们刚才和女儿说了什么房子的话题,忙看向李蓁蓁。

    李蓁蓁气得七窍生烟,这是来看病的么,这是来气死李秉文的吧!顾忌到李秉文在场,怕刺激他,李蓁蓁强行压制住怒气。

    “丙子叔是吧,我爸爸身体不好,没有精力招待你们,我们出去说话。”

    “你爸爸躺在床上又不累,再说了,我们是来看病的。”

    “秉文啊,你也看到了,蓁蓁一个小丫头怎么当得了家。趁着你现在还在,得赶紧把房子过到我们名下。你放心,蓁蓁还是住在这里。以后她出嫁了,就有亲人送她出门子了,名声也比较好听不是?不然人家要说她克死爹妈兄姐,命太硬,身边连一个娘家人都没有,你说是不是?”

    “咳咳……咳!你们,咳咳……胡说什么!咳咳咳咳咳……”

    李秉文瞬间明白了,这两个人是瞧着他要死了,想谋夺他家的房子,居然还敢编排蓁蓁,蓁蓁心里会不会也误会自己克死了亲人?

    “咳咳!蓁蓁,你别听他们咳咳咳……咳!赫……赫……”

    一阵猛烈的咳嗽之后,李秉文猛地喷出一口血,倒在床上喘着大气。

    “爸爸!爸爸!你怎么样?!”

    他们大声对李蓁蓁说些什么,听不清,有人过来把李蓁蓁的双手扭在背后,也许是在梦里,李蓁蓁也不觉得疼痛。

    他们一起去了李蓁蓁的家,一群人冲进去了,把房间里的摆设掀得东倒西歪,衣柜里的东西都被翻出来了。

    李蓁蓁不知道他们要找什么,又有人冲着她喊,还是听不清,那些人就开始打她。

    突然,有人在水缸下找到一个地窖,他们大声喊着,异常兴奋,过了一会儿,他们抬着一个个大箱子从地窖里走出来了。

    李蓁蓁注意到,他们中的有些人衣服兜里鼓鼓的,不知道放了些什么。

    那个一直站在背后的人动了,他按住李蓁蓁的头往地上撞,又在她耳边大吼大叫,到底要说什么,李蓁蓁很想知道,突然,好像在无声的旷野里炸开一声惊雷:

    “打洗你!”

    李蓁蓁猛地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有清泠泠的光从窗户照进来,胡同里传来小童嬉闹的声音,“打洗你!”呵呵,还是个口齿不清的小童。

    一日之计在于晨,李蓁蓁决定早餐吃鸡汤面。

    从空间的美食城里拿出一罐热腾腾的鸡汤,汤色澄清纯净,仿佛白开水。

    把汤汁倒出来,点火,下了一把细细的挂面,火烧得很旺,面很快就煮好了,放一点盐,快出锅时撒上一把切得碎碎的小葱,分成两碗,给每一碗卧上荷包蛋。

    清的汤,绿的葱,黄的蛋,香气四溢。

    自从买了粮票之后,又有黑市做借口,李蓁蓁才敢把空间里的普通食材拿出来。

    当然,鸡肉在这里并不算普通,不过只要肯下功夫总能买到,况且只用了鸡汤,看不到鸡肉,还是容易忽悠过去的。再说了,李秉文也不可能去告发自己。

    李蓁蓁快步来到正房,招呼李秉文吃饭。

    鸡汤面做得特别好吃,闻着就令人食欲大开,吞下一筷子面条,爽滑q弹,再喝一口汤,浑身一颤,唇齿间弥漫着一股醇香,回味悠长。

    一口面、一口汤、时不时咬上一口鸡蛋,一碗面条就见底了。

    “蓁蓁啊,爸爸今天有点累,待会你去医院拿报告吧,你一个人可以吗?”

    “爸爸,你不一起去吗?如果需要治疗……”

    “不了,你去就行,早去早回。”

    洗完碗,李蓁蓁出门坐上公交车,车缓缓向前开,驶向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地标。

    她好奇地四处打量,这时候的京城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放眼望去都是低矮的平房。

    路也不宽,街上几乎没有私家车,倒是骑自行车的人挺多,大部分人穿着打补丁的棉衣,有蓝色的,有绿色的,款式似乎不分男女,清一色宽宽大大。

    到了医院,李蓁蓁直接到张主任的办公室外面等候,有个病人出来了,张主任就招手让她进去。

    “李秉文的家属是吧?进来。”

    “张主任,您好,我叫李蓁蓁,我爸爸的病情怎么样了?”

    张主任面露不忍,凝重地说:

    “嗯,你父亲的肺部长了恶性肿瘤,已经扩散到……已经到了第四阶段……目前……”

    张主任不停地说着话,但是李蓁蓁已经听不到了。

    一个叫做“癌”的字不停地在她的脑海里回响着,她一动不动,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泪流满面。

    “张主任,求您救救我爸爸!”

    “这……已经是晚期了,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恐怕无能为力。”

    “不!您一定有办法的,他们都说您是这方面最好的医生,求求您!”

    “如果有办法我肯定救,但是很遗憾,唉!”

    “我们住院,求您给他动手术!我有钱,不管花多少钱!”

    “没用的,孩子,不必再浪费钱了,药也不用开,回家去吧。”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很抱歉。”

    从诊断室出来后,李蓁蓁好像丢了魂,她顺着墙根滑坐在地上,把头埋进膝盖里,是难过的姿势。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该死的贼老天!

    为什么要让我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莫名其妙的年代!

    为什么要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痛失亲人的苦楚!

    为什么要让好人不长命!李秉文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遭受如此不公的对待!

    啊!啊!啊!

    从穿越到现在,李蓁蓁其实还抱着局外人的心态在观望,对这个陌生年代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她觉得自己是外来的,看着身边的一切就像隔了一层。

    但是,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让李蓁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回不去了,跟这个大时代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只有融入进去,也只能融入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李蓁蓁才重新站起来,擦干眼泪,进去找张主任。

    “张主任,我爸爸已经没办法去工作了,您可不可以开一张请假条?”

    “可以的……给,这是诊断证明和请假条,对了,拿着它们去找护士,她会给你2斤细粮票和半斤红糖票,是重病号补助。”

    关于未来,李蓁蓁已经有了大致的安排,排在首位的,就是好好陪伴自己的亲人。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继续上学了,必须请假,还得请长假。

    出了医院,李蓁蓁拿着证明,搭车去到学校。

    学生们还在上课,李蓁蓁循着记忆,找到班主任王老师的办公室,刚好王老师就在办公室里面。

    “报告!王老师您好!”

    “是蓁蓁啊,快进来,你不是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吗?你爸爸的病怎么样了?”

    “王老师,我爸爸的情况不好,这是医院开的诊断证明和请假条,您看。”

    “啊?这、这……”

    “王老师,我想请个长假,回家好好照顾我爸爸。”

    “那你学习怎么办?”

    “毛-主-席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王老师,我在家里也会坚持学习的。”

    “那你想请多长时间?”

    “可能……这个学期都不来了吧。”

    “你家里同意你请假吗?”

    “王老师,我家里就只有我和我爸爸,现在只有我能照顾他了……”

    “那好吧,我给你填一份请假单,你在这里签名。”

    “谢谢王老师!”

    “不用谢,蓁蓁啊,你要坚强!毛-主-席说:坚持就是胜利!”

    出了学校,李蓁蓁又直奔街道办。

    李秉文是给街道办工作的,负责打扫大街和公厕,自从病倒了,就请了假没去上班,以后恐怕也没办法去上班了,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告诉工作单位的。

    街道办就在李家附近,很容易就找到了,进了门,李蓁蓁也不知道找谁,只好拦住一个工作人员问,那人把手一指。

    “刘婶儿,这儿有人找你。”

    “是谁找我?”

    刘大婶是一个中年大妈,四十多岁,身材高瘦,留着短头发,因为精明能干,负责管理日常琐事。

    “刘阿姨,我叫李蓁蓁,是李秉文的女儿。”

    “哦,我知道你,你有什么事吗?”

    “我爸爸生了很严重的病,以后恐怕没办法来上班了,我想问问,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李秉文生了什么病?”

    “这是医院的诊断证明,这是请假条,您看。”

    “哎呀,这、这是要死人的!”

    “刘阿姨……”

    “李蓁蓁是吧,这事儿要问问我们赵主任,你等一下。”

    刘大婶说完,急忙走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好几个人在同时办公,赵主任的位置在最里面,刘大婶刚把情况说完,旁边的工作人员就议论开了。

    “哎呀,生了这种病,恐怕时日不多了。”

    “可不是,我一个亲戚家的舅姥爷去年得了同样的病,没熬多久就去世了。”

    “那要咋办?李秉文可是资本家,让他扫大街是在改造他,现在是不是要把他开除了?”

    “这不好吧,虽说是资本家,但没听过他干了什么坏事,当然了,做资本家肯定是不对的。他也扫了这么多年大街了,现在生了重病,要是把他开除了,就没有工资了呀,这……”

    “就是就是,我听说他家里就一个女儿,年纪还小,要是没了工资以后咋办。”

    这时候,赵主任清了清嗓子,抬高声音对刘大婶说:

    “李秉文虽然是资本家,但一直积极改造,没得为了组织工作一辈子,病了组织就不管的事。况且他还在改造期间,生病了也不能停止改造嘛。毛-主-席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看,就让他在家里深刻反省。小刘,你找个时间去看看,让他时刻不要忘了进行思想改造。”

    赵主任意味深长地看着刘大婶,刘大婶是什么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这点事情还是能自行领会的,因此,得了准信,刘大婶就出来告诉李蓁蓁。

    “李蓁蓁,你爸爸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你让他好好养病,工作的事情让他不要操心。”

    “刘阿姨,那请假条?”

    “没事儿,请假条就给我吧,哦对了,下个月发的工资你来帮忙领,知道吗?”

    “诶,我知道了,谢谢刘阿姨!”

    “甭谢,快回去吧。”

    李蓁蓁心里暖暖的,没想到街道办的人还挺有人情味的,虽然李家不用等着工资过活,但是别人不知道啊,所以这份情意令人感动。

    李蓁蓁从街道办出来后,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心里犹豫不决。

    要怎么跟父亲说起他的病情,说了会不会……不管了,先瞒着,能瞒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

    奇怪的是,回家之后,李秉文却始终没有询问医院的事,李蓁蓁也就没有主动提起,父女两个人都选择性地忘了这件事。

    “国庆节特供,鸡鸭鹅,明天按户购买,按户购买。”

    “明天供应新鲜大白菜一天,不要票,不要票。”

    “限量供应精白面了,凭票购买,明天欲购从速,欲购从速。”

    提前一天,胡同里响起了热闹的广播声,居民们磨拳擦踵,准备买粮啦!

    早上六点,李蓁蓁就出门了,自以为已经起得很早了,到了供应市场一看,人山人海!

    粮店、蔬菜门市、副食品门市前面全部排着长队,几辆大卡车停在路边,车斗里装满鸡、鸭、鹅和一扇扇猪肉,车斗前面摆着案板,售货员们现割现卖,同样排着老长的队伍。

    别人都是全家老少齐出动,有些甚至从半夜就开始排队了,老人裹着棉被,半大少年端着小板凳,随着人群慢慢移动。

    李蓁蓁只有一个人,要是按照一个一个地点去排队,恐怕还没排到她,东西就卖完了,怎么办?

    突然一群小屁孩从她身边打打闹闹地走过去,李蓁蓁眼前一亮。

    今天忙着买粮,全家人都出门了,小孩子们留在家里不放心,只好带出来了,太小的由大人抱着,那些四五六七岁的就在路边玩耍。

    李蓁蓁跟上这群孩子,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糖果,诱惑地说:

    “小朋友,想吃糖吗?你们帮姐姐一个忙,姐姐就给你们糖吃。你们谁想吃糖?”

    “我!”……“我!”“还有我,给我糖!”

    “那你们去帮姐姐排队,看到前面的队伍了吗?你们一人排一队,我先给你们每个人两颗糖,等排完队之后,再给你们每个人四颗糖,四颗糖哦,好不好?”

    “好……”

    “还有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狗蛋。”

    “呃,狗蛋是吧,很好,你去帮姐姐看着他们,快排到的时候就来叫姐姐,姐姐给你六颗糖,好不好?”

    “哇,六颗!好!”

    “小朋友,想去排队的都到姐姐这里来,拿了糖就去排队哦。”

    安排好这群小家伙,看到他们拿了糖之后果然乖乖去排队,李蓁蓁松了一口气,瞅着人最少的队伍赶紧排上去。

    “大娘,请问这支队伍前面是卖什么的?”

    “你不知道?卖精白面,要细粮票的,小姑娘,你要是没有,就不用排了。”

    “嗯嗯,大娘,我有票。”

    “那就好,一个人限购三斤,我家的闺女也像你这么大,从昨天开始就吵着要吃这精白面做的饺子了,你说她多娇气,好不容易……”

    这位大娘逮住李蓁蓁,顿时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起自家的闺女,嫌弃中又带着宠溺的无可奈何,说完她家的闺女,又开始说她家的小儿子,听得李蓁蓁只好不停 “嗯”“嗯呐”“您说的是”地应和着,可后悔刚才主动去问话了。

    等到这位大娘买完精白面走了,李蓁蓁才终于解脱了,她掏出兜里的细粮票,“啪”一声拍在柜台上。

    “2斤精白面!”

    “交3毛4分钱!”

    拎着2斤精白面挤出来,李蓁蓁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看,很白很细,跟空间里的面粉差不多,怪不得要限量供应。

    “姐姐,原来你在这里,快排到小明了,你快跟我来。”

    狗蛋从人群中挤出来,拉起李蓁蓁就跑,来到卖猪肉的大卡车前面,李蓁蓁先拿出四颗糖奖励给小明,又在狗蛋期待的目光中,先给了他一颗。

    “喂,到你了,你要多少?”

    “不限购吗?”

    “高价猪肉,6块钱一斤,一年就国庆和春节两次机会。”

    “要不要票?”

    “哼,想用票买去肉铺,这会儿可没有,你到底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给我来2斤!”

    “先交钱12块!”

    “诶诶先别割,我要五花肉,给我割五花肉!”

    “给你给你,这么麻烦!”

    李蓁蓁买完猪肉,站在路边等了一会儿,狗蛋跑过来,兴奋地跟她说可以去买大白菜了。

    李蓁蓁跟了过去,看到卖菜的档口里面堆满了大白菜,简直就是一座白菜大山!前来购买的人都是一麻袋一麻袋那样子买的!太吓人了!

    难道白菜也是一年供应两次?

    李蓁蓁还没意识到她已经把心里的疑问随口说出来,就听到旁边一个热心的老大爷说:

    “小姑娘,你是来帮忙排队的吧?赶紧叫你家大人来买,什么两次?入冬前就这一次,过了今天就没有啦,什么菜也没有!哎呀,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冬天地里是不长菜的!世风日下呀……”

    李蓁蓁囧囧有神地目送老大爷离开,在围观群众戏谑的目光中,硬着头皮买了一麻袋大白菜。

    拖着麻袋出了门,又跟着狗蛋去买粮食。卖粮食的地方是隔壁的粮店,门面很大,七八个售货员同时开工,场面热火朝天。

    “到我了,这是粮票。”

    “购粮证呢?有没有带购粮证?”

    “带了带了,给你。”

    “粮票45斤,配35斤玉米面,10斤高粱面,玉米面3块5毛钱,高粱面8毛钱,一共交4块3毛钱。”

    “啊?可不可以不要高粱面?”

    “节约粮食,勒紧裤腰带!你这个小同志,哪里由得你挑挑拣拣!喜迎国庆,已经给你们往高了配,等下个月就要配谷糠了!”

    “哦哦,你说的是,我们都要节约粮食!”

    “嗯,这就对了!交钱!”

    接下来,李蓁蓁又去了几个档口,分别买了一斤高价食用油、几个高价鸡蛋、几个高价大白梨和高价水蜜桃。

    所有这些都买完,狗蛋才跑过来说快轮到她买鸡鸭鹅了,看来,排队准备买鸡鸭鹅的人是最多的,这么久了才排到她。

    “国庆节特供,鸡鸭鹅了!按户供应,没有带户口本的都回去拿~”

    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大卡车上,手作喇叭,大声喊着,果然人群里传来马大哈们“哎呀,我忘了带户口本”的懊恼声。

    李蓁蓁连忙掏出户口本和副食本,递给面前的售货员,售货员翻开户口本看了一眼,在副食本上盖印。

    “小户,供应鸡肉,一人2两,一共4两,交2毛钱!”

    敢情排了这么久的队,就只能买这么点鸡肉啊,4两鸡肉,还不到一只鸡的十二分之一,还有,说好的鸡肉呢?

    看着手里的鸡骨头,李蓁蓁哭笑不得。

    等李蓁蓁从各个档口买完东西出来,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了,这个上午就像打了一场大仗一样,太累人了。

    这还是让别人帮忙排队的结果,如果是自己去排队,真是不敢想象。

    李蓁蓁已经决定,下次遇到粮食供应,就只按照自家原先的配额来买,反正别的东西空间里都有,那些粗粮自己也不爱吃,出来买粮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以后坚决不再凑这种热闹了。

    刚才在市场里,到处都是人,提着几十斤重的东西真是要了老命。

    看到街上依然人潮涌动,李蓁蓁逆着人-流,拐到一个偏僻处,把东西都放进空间。

    一身轻松,李蓁蓁欢快地走回来,快走到家附近的胡同口时,看到前面有个男人推着一辆手推板车在运蜂窝煤,想起父亲的交代,连忙上前打听。

    “叔叔,你的蜂窝煤在哪里买的?”

    “呵呵呵,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学校老师让我们问的,要写学习心得呢。”

    “小同学,买煤要到煤站,这个月的煤已经开始供应了,哦对了,天气变冷,以后每个月多供应100斤。”

    “哇,是每户多100斤吗?那一共多少斤?”

    “是啊,多了100斤之后就是400斤,你回家之后叫你家大人快去买,记得提醒你家大人带上户口本。”

    “好的叔叔,这煤什么价钱呀?”

    “这个你们都要问,好吧,1斤煤2分钱,那我倒要问问你,你能算出来400斤煤多少钱吗?”

    “8块!”

    “哎呦,你真聪明。”

    “我又不是小学生了,叔叔,这车子是你家的吗?”

    “不是,我家哪有这车,是我跟废品站的人借的,瞧我,跟你说这个干什么。”

    “叔叔,你说的东西都很有用呢,谢谢你!”

    “慢走啊,小同学。”

    忙了半天,就要做午饭了,李蓁蓁想到那个买精白面的大娘说的话,决定煮饺子吃。

    先把鸡骨头炖上,拿出一颗大白菜切丁,割一斤猪肉剁碎,跟菜丁混在一起,放上盐、葱花和麻油,从空间里拿出饺子皮,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包好了。

    这时候鸡骨头汤也差不多了,趁热把饺子下进去,等饺子浮上来就可以出锅了。

    分了两大碗,跟李秉文开吃,李秉文很高兴,直言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了。

    吃完饺子,饭碗干干净净地就像舔过一样,李蓁蓁随便用水冲一下就算完事。

    下午,李蓁蓁去了废品回收站,废品回收站在一个三角路口的一角,门口用篱笆和破木板圈了个很大的院子,里面左一堆右一堆地放着许多杂物,李蓁蓁小心地在这些杂物堆里走着。

    一个穿着军绿色棉袄的五六十岁老大爷从里面出来,看到李蓁蓁,“小姑娘,你找什么呢?”

    “老爷爷,住在剪子胡同的叔叔跟我说,您这里可以借到板车,我想去拉蜂窝煤,可不可以借给我?”

    “那煤可重,怎么让你一个小姑娘去拉?”

    “我爸爸病了,家里没有大人……”

    “哦,这样,那你拉走吧,就在那边,用完记得给我还回来。”

    “太谢谢您了!”

    这时候,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看到李蓁蓁,笑了起来。

    “李蓁蓁,你怎么在这里?”

    李蓁蓁看着这个人,有点熟悉又叫不出名字,害怕是熟人,心里有点着急,嘴里应和着:“是你呀,你来干什么?”

    “我家的桌子坏了一条腿,我过来找找有没有匹配的,你要去拉煤?走,我帮你去拉。”

    “呃……你不是要找桌子腿吗?”

    “找不着,这里没有。走吧,我带你去。”

    “明天供应新鲜大白菜一天,不要票,不要票。”

    “限量供应精白面了,凭票购买,明天欲购从速,欲购从速。”

    提前一天,胡同里响起了热闹的广播声,居民们磨拳擦踵,准备买粮啦!

    早上六点,李蓁蓁就出门了,自以为已经起得很早了,到了供应市场一看,人山人海!

    粮店、蔬菜门市、副食品门市前面全部排着长队,几辆大卡车停在路边,车斗里装满鸡、鸭、鹅和一扇扇猪肉,车斗前面摆着案板,售货员们现割现卖,同样排着老长的队伍。

    别人都是全家老少齐出动,有些甚至从半夜就开始排队了,老人裹着棉被,半大少年端着小板凳,随着人群慢慢移动。

    李蓁蓁只有一个人,要是按照一个一个地点去排队,恐怕还没排到她,东西就卖完了,怎么办?

    突然一群小屁孩从她身边打打闹闹地走过去,李蓁蓁眼前一亮。

    今天忙着买粮,全家人都出门了,小孩子们留在家里不放心,只好带出来了,太小的由大人抱着,那些四五六七岁的就在路边玩耍。

    李蓁蓁跟上这群孩子,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糖果,诱惑地说:

    “小朋友,想吃糖吗?你们帮姐姐一个忙,姐姐就给你们糖吃。你们谁想吃糖?”

    “我!”……“我!”“还有我,给我糖!”

    “那你们去帮姐姐排队,看到前面的队伍了吗?你们一人排一队,我先给你们每个人两颗糖,等排完队之后,再给你们每个人四颗糖,四颗糖哦,好不好?”

    “好……”

    “还有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狗蛋。”

    “呃,狗蛋是吧,很好,你去帮姐姐看着他们,快排到的时候就来叫姐姐,姐姐给你六颗糖,好不好?”

    “哇,六颗!好!”

    “小朋友,想去排队的都到姐姐这里来,拿了糖就去排队哦。”

    安排好这群小家伙,看到他们拿了糖之后果然乖乖去排队,李蓁蓁松了一口气,瞅着人最少的队伍赶紧排上去。

    “大娘,请问这支队伍前面是卖什么的?”

    “你不知道?卖精白面,要细粮票的,小姑娘,你要是没有,就不用排了。”

    “嗯嗯,大娘,我有票。”

    “那就好,一个人限购三斤,我家的闺女也像你这么大,从昨天开始就吵着要吃这精白面做的饺子了,你说她多娇气,好不容易……”

    这位大娘逮住李蓁蓁,顿时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起自家的闺女,嫌弃中又带着宠溺的无可奈何,说完她家的闺女,又开始说她家的小儿子,听得李蓁蓁只好不停 “嗯”“嗯呐”“您说的是”地应和着,可后悔刚才主动去问话了。

    等到这位大娘买完精白面走了,李蓁蓁才终于解脱了,她掏出兜里的细粮票,“啪”一声拍在柜台上。

    “2斤精白面!”

    “交3毛4分钱!”

    拎着2斤精白面挤出来,李蓁蓁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看,很白很细,跟空间里的面粉差不多,怪不得要限量供应。

    “姐姐,原来你在这里,快排到小明了,你快跟我来。”

    狗蛋从人群中挤出来,拉起李蓁蓁就跑,来到卖猪肉的大卡车前面,李蓁蓁先拿出四颗糖奖励给小明,又在狗蛋期待的目光中,先给了他一颗。

    “喂,到你了,你要多少?”

    “不限购吗?”

    “高价猪肉,6块钱一斤,一年就国庆和春节两次机会。”

    “要不要票?”

    “哼,想用票买去肉铺,这会儿可没有,你到底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给我来2斤!”

    “先交钱12块!”

    “诶诶先别割,我要五花肉,给我割五花肉!”

    “给你给你,这么麻烦!”

    李蓁蓁买完猪肉,站在路边等了一会儿,狗蛋跑过来,兴奋地跟她说可以去买大白菜了。

    李蓁蓁跟了过去,看到卖菜的档口里面堆满了大白菜,简直就是一座白菜大山!前来购买的人都是一麻袋一麻袋那样子买的!太吓人了!

    难道白菜也是一年供应两次?

    李蓁蓁还没意识到她已经把心里的疑问随口说出来,就听到旁边一个热心的老大爷说:

    “小姑娘,你是来帮忙排队的吧?赶紧叫你家大人来买,什么两次?入冬前就这一次,过了今天就没有啦,什么菜也没有!哎呀,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冬天地里是不长菜的!世风日下呀……”

    李蓁蓁囧囧有神地目送老大爷离开,在围观群众戏谑的目光中,硬着头皮买了一麻袋大白菜。

    拖着麻袋出了门,又跟着狗蛋去买粮食。卖粮食的地方是隔壁的粮店,门面很大,七八个售货员同时开工,场面热火朝天。

    “到我了,这是粮票。”

    “购粮证呢?有没有带购粮证?”

    “带了带了,给你。”

    “粮票45斤,配35斤玉米面,10斤高粱面,玉米面3块5毛钱,高粱面8毛钱,一共交4块3毛钱。”

    “啊?可不可以不要高粱面?”

    “节约粮食,勒紧裤腰带!你这个小同志,哪里由得你挑挑拣拣!喜迎国庆,已经给你们往高了配,等下个月就要配谷糠了!”

    “哦哦,你说的是,我们都要节约粮食!”

    “嗯,这就对了!交钱!”

    接下来,李蓁蓁又去了几个档口,分别买了一斤高价食用油、几个高价鸡蛋、几个高价大白梨和高价水蜜桃。

    所有这些都买完,狗蛋才跑过来说快轮到她买鸡鸭鹅了,看来,排队准备买鸡鸭鹅的人是最多的,这么久了才排到她。

    “国庆节特供,鸡鸭鹅了!按户供应,没有带户口本的都回去拿~”

    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大卡车上,手作喇叭,大声喊着,果然人群里传来马大哈们“哎呀,我忘了带户口本”的懊恼声。

    李蓁蓁连忙掏出户口本和副食本,递给面前的售货员,售货员翻开户口本看了一眼,在副食本上盖印。

    “小户,供应鸡肉,一人2两,一共4两,交2毛钱!”

    敢情排了这么久的队,就只能买这么点鸡肉啊,4两鸡肉,还不到一只鸡的十二分之一,还有,说好的鸡肉呢?

    看着手里的鸡骨头,李蓁蓁哭笑不得。

    等李蓁蓁从各个档口买完东西出来,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了,这个上午就像打了一场大仗一样,太累人了。

    这还是让别人帮忙排队的结果,如果是自己去排队,真是不敢想象。

    李蓁蓁已经决定,下次遇到粮食供应,就只按照自家原先的配额来买,反正别的东西空间里都有,那些粗粮自己也不爱吃,出来买粮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以后坚决不再凑这种热闹了。

    刚才在市场里,到处都是人,提着几十斤重的东西真是要了老命。

    看到街上依然人潮涌动,李蓁蓁逆着人-流,拐到一个偏僻处,把东西都放进空间。

    一身轻松,李蓁蓁欢快地走回来,快走到家附近的胡同口时,看到前面有个男人推着一辆手推板车在运蜂窝煤,想起父亲的交代,连忙上前打听。

    “叔叔,你的蜂窝煤在哪里买的?”

    “呵呵呵,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学校老师让我们问的,要写学习心得呢。”

    “小同学,买煤要到煤站,这个月的煤已经开始供应了,哦对了,天气变冷,以后每个月多供应100斤。”

    “哇,是每户多100斤吗?那一共多少斤?”

    “是啊,多了100斤之后就是400斤,你回家之后叫你家大人快去买,记得提醒你家大人带上户口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