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农门福女 > 70 第070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070章

    嫁到了江家的是冯府二房的庶女, 娇娇同她认得,或者该说,同江少奶奶曾一同在花园小聚过。

    认得,但不熟。

    不过这也够了,毕竟高门大户的都是素来爱惜颜面, 莫说娇娇同那江少奶奶并无任何过节, 便是曾经有过嫌隙, 如今各自都嫁出去了, 再碰面时也必然会客客气气的。

    这次回娘家, 娇娇并不曾见到江少奶奶,毕竟庶女们本就不常回娘家来, 再说又不是逢年过节的,哪儿就有那般凑巧了。不过, 该打听的事情也都打听过了,若真有心,往后有的是相聚的机会。

    而对于魏家这头的心思, 娇娇也尽数告诉了秦氏, 主要是她既对江家毫不了解, 也对二房那庶女并不相熟。

    秦氏当初曾为了娇娇的亲事差点儿愁秃了头, 因此对于府城里适合的人家都了若指掌。也是凑了巧了, 江家也是其中之一,只是很早就被她从名单里划去了。

    “江家并非府城人士, 已故的江老太爷是贫寒出身, 凭借自己的能耐科举入仕, 兢兢业业一生也不过做到了六品官。”

    “他膝下有三子,嫡长子最是出息,好像已经是五品官了。不过,到底他们家底蕴不足,他本身年岁也已经很大了,我记得是跟你大伯差不多的年岁,怕是估摸着也到头了。”

    “当初,我瞧上了江家的嫡长孙,后来你的规矩一直学不好,我就放弃了。”

    到底时间有些久了,秦氏边回忆边断断续续的讲述着:“我比较了解的是江家的长房,你既不合适,后来你二伯母想给她房里的庶女挑亲事,问我要了先前整理的名单,瞧着江家嫡长孙不错,便定了下来。”

    冯府的几位太太都不是什么坏人,哪怕对庶女没啥好感,却也不会故意苛待。像冯二太太,懒得细细挑选,不过身为嫡母该做的,她还是都做到了,至于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端看庶女自身了。

    “那太太可曾记得二房如何?”

    秦氏呷了一口茶,迟疑了半晌才道:“我之所以只提长房,其实就是因为江家二房、三房不成器。不过也是,倘若是有能耐的,也不可能同商户结亲。”

    哪怕是低求媳,也没得舍弃官宦人家的姑娘,直接降低到商户的。当然,人家也没定下来,但罗氏之所以能相中对方,必是对方松口愿意迎娶商户女。

    娇娇想了想,便将从罗氏处听来的事儿说给了秦氏听。

    听了娇娇的话,秦氏忽的悟了:“对了,那江家有一点倒是不错。该怎么形容呢?就好像跟那做海上生意的苏家正好相反一般,江家的人都长情,从不往房里随便纳人。我记得……他们家好像是男子年三十五无子,方可纳妾生子,即便生子也必须养在嫡妻身边,若是嫡妻亡故,多半也不会续弦,或是过继一个,或是纳妾生个孩子。总之,江家的后院极是干净,但规矩也不少。”

    秦氏抬头看了眼娇娇:“江家的老太太还在,据说身子骨极好,称得上是老当益壮。而且,江家因着是从乡野之地迁到了府城,在府城没什么亲眷,怕是就算将来老太太没了,他们也不会分家的。”

    枝繁叶茂才会分家,若是人丁凋零,只恨不得一直绑在一起才好。况且,以江家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长情来看,怕是再过一百年,人口也不会多太多的。

    娇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罢了,看在你这几年乖乖巧巧,从没惹事的份上,我再帮你一把。”秦氏索性唤了嬷嬷,吩咐几句后,才对娇娇道,“江家二房在我眼里是没什么出息,不过打小也是官儿,况且他们家的家风极好,又团结得很,你那小姑子嫁过去不会差的。你回去等着好消息吧。”

    “好的,太太!”

    在娇娇眼里,嫡母秦氏是无所不能的,既然秦氏都应允了,就不存在任何难题了。

    其实,秦氏对江家的印象还行。长情不长情的,对她而言不是很在乎,主要是世家出身的她更在意男人在官场上的本事,有本事的就算有什么缺点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没本事的就算是痴情种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氏对江家的好印象跟江家男子的长情没关系,主要是一个孝道,江家老太太的年纪已经八十多了,可在家中依旧是地位极高,满门儿孙俱是孝敬恭顺无比,更难得的是,并不是其他人家那种表面功夫,而是实实在在的孝顺。

    家风好,是秦氏对江家的最大感观。

    当然,江家也不是没有旁的缺点,一则人丁少,二则他们家生孩子都晚,可能是没妾室的缘故,嫡妻生孩子晚,且间隔时间也长,还不一定头一胎就是儿子。因此,等过几年江大老爷一退下来,他的两个弟弟根本成不了气候,儿子们年岁又不大,只怕很难在官场上互相照应。

    不过,四角俱全的亲事本就极为稀罕,哪怕就是有好了,人家凭什么看上一个商户女呢?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

    都说难得涂糊,对人对事都宽容一些,日子会过得更舒心。

    **

    半月之后,江少奶奶就邀了娇娇来府中小聚。

    国孝期间的忌讳就算再多,也拦不住姐妹小聚。况且,只要不是大宴宾客、把酒言欢,像走亲访友喝茶叙旧,根本就不算犯了忌讳。

    没多久,魏家这头也回了礼,不过这次却是罗氏做东,请了江家长房太太过府一叙。

    这主要也是因为江家的情况特殊,二房的嫡妻过世多年,唯一的嫡女更是早已出嫁,而妾室哪怕生养了儿女,也不可能为儿女的亲事出面应酬,这些事情自然就全部交给了长房太太。

    江家大太太也明白自家二房的尴尬之处,又因为二房独子并非她所出,只要大面子上过得去,娘家的门第略低一些,她也是能接受的。尴尬人尴尬事儿,略有所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

    两家很快就议定,等魏家的家孝一过,两家就正式定亲。

    国孝只是头一年不准办喜事,后面两年就没那么讲究了。而魏家的老太太过世得略晚一些,以魏家为准就可以了。其实,更妥当的该是干脆等三年国孝过去后再说,可一则江家二房的独子年岁不小了,二则魏家这边除了锦娘之外,还有一个仅仅比锦娘小了两个月的庶出三姑娘。

    两边都着急,自然就事急从权了。

    定下了锦娘的亲事后,罗氏肉眼可见的送了一口气。

    她一共就生了一儿两女,儿子便罢了,在婚事上头本就是女子更式微一些的,尤其女儿还是要嫁出去的,嫁到一个全然陌生的人家,一切从头开始,叫她不得不多替女儿担几分心。

    偏生,罗氏的长女魏钰娘遭遇了那些事儿,哪怕魏钰娘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罗氏依旧不曾完全放下心来。也因此,在对待锦娘的婚事上,她愈发的小心谨慎,恨不得将一切不稳定因素尽数剔除。

    至于庶出的三姑娘,罗氏倒不至于不盼着人家好,但因为心态不同了,她完全可以不急不缓,慢悠悠的挑选亲事。

    这就跟娇娇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商户女的出身已经够低了,至于商户家的庶女,甭管嫁到哪家去,都不是娇娇可以接触到的范畴了。

    没过多久,许久不见的大姑太太倒是上门了。

    要说魏家这两位姑太太也是怪了。

    嫡出的畏畏缩缩,满腹的算计却没相配的脑子,比谁都傻,却看谁都是傻子;反而是庶出的,打小就养成了落落大方的性子,连同胞兄弟的房中事都敢插手,也会替不受宠的娘家侄女抱不平,还四处帮着相看亲事,端的是热心肠。

    大姑太太还有个优点,她每回折腾的都是二房,从不插手大房的任何事情。用她的话来说,她一个庶出的,得有多大的脸去插手嫡长兄的事儿?疯了吧?!

    而这次回娘家,大姑太太确实是有要紧事儿。

    “大嫂,咱们姑嫂多年了,我也不同你卖关子。我这次过来,是想跟你讨三姑娘当侄儿媳妇,就是我夫家大伯家的长孙。”

    大姑太太的夫家早很多年前就分家单过了,她自己的长子都在几年前娶了媳妇。不过,她夫家大伯因着前头生了一溜儿的闺女,儿子年岁较小,到今年也不过才十六,就想着在国孝期间先相看好了,回头再定亲、成亲。

    罗氏听着还行,思量了一下后,索性命人唤来了三姑娘,只道:“这是你亲姑姑,往年也见过不少次面的,你陪她去园子里逛逛,说些体己话。”

    魏三姑娘在府里几乎就是个透明人,典型的庶女性子,乖巧听话不多事。她从很早以前就住在后宅北边靠西面的绣楼里,二房还没分出去前,还有两位堂妹陪着她。她虽是长房的庶女,不过二房那俩姑娘,该算是庶子所出的嫡女,因此三姐妹倒是地位相当,互相之间倒也和睦。

    只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往年从来不多瞧她一眼的大姑太太,今个儿怎么就非要她陪着逛园子了?魏家多年不曾大改动,最多也就是小规模的修缮房屋,后宅的园子只怕还是大姑太太待在闺中的那模样……

    “是,谨遵太太吩咐。”三姑娘不敢质疑嫡母的决定,横竖只是唤她陪自己的亲姑姑,倒也无妨。

    打发走了这两人,罗氏继续盘算账目,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给锦娘添妆的,再顺便对锦娘耳提命面的,尽可能多教导一些为人妻为人母的要点。

    锦娘差点儿被罗氏逼死了。

    逼不得已,她只得瞧瞧溜走,跑去东院找她大嫂。

    “嫂子,母亲她疯了吗?莫说我如今还不曾定亲,就算真的定下来了,从定亲到成亲,至少也有一年半载的工夫,她犯得着这般急切吗?一副恨不得我立刻嫁出去的模样,她真的是嫁闺女,不是打算嫁祸吧?”

    娇娇:……

    小姑子你抢了我的台词你知道吗?

    就算已经过去了不少时日,娇娇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初嫡母秦氏那一副恨不得她立刻从自己眼前消失的神情。

    秦氏是个好人,就是她的路数跟娇娇差距太大太大了,一个是世家女,另一个则是农家女,偏秦氏对她还抱有极大的误解,认为她就算是外室女,应该也是在深宅大院里长大的,总觉得还能再抢救一把。等彻底觉悟娇娇没救时,秦氏已经得了挺严重的偏头疼。

    当然,等娇娇出嫁后,秦氏那偏头疼毛病就不药而愈了。

    想起了以前的事儿,娇娇还有些感概,明明其实也就是两年前的事儿,她总觉得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

    抬眼瞧见锦娘仍是一脸崩溃的模样,娇娇笑道:“你就嘴硬吧,等回头出嫁的日子定下来了,你就会发现,时间一下子就飞奔过去了。到时候,你就哭着闹着舍不得太太,也由不得你了。”

    “怎么可能!”锦娘还在嘴硬,却也不由自主的开始思量娇娇所说的情形。

    假如,就说假如吧,她明天就要穿上大红的嫁衣嫁出去了……

    娇娇原本正美滋滋的喝着红枣茶,这还是多亏了前段日子来府里的老食医,除了食方和药膳方子外,老食医还留了几副日常调养的汤、茶,其中就有红枣茶。当然,还有其他的配方,不过尝着味道的确要比古方茶好喝多了。

    结果,娇娇正喝着呢,就见锦娘默不作声的坐着坐着,徒然间就红了眼圈,随后眼泪就盈满了眼眶,可怜兮兮委屈巴巴的冲着她唤道:“嫂子,我舍不得你和母亲。”

    娇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